市局动态
濮阳市审计局重视审计成果运用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发布时间: 2014-10-09 16:30:33 点击: 3074 [关闭本页]

近年来,濮阳市审计局着力构建全员开发、部门协作联动的审计成果开发运用新机制,强化审计结果综合运用,确保审计结果有用、能用、用好,有效发挥了审计服务监督职能作用。

强化成果意识,构建成果开发新格局。该局将审计成果开发运用作为责任制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审计业务工作综合考核。每年市局与各县区审计局、各业务科室层层签订责任目标,落实审计结果运用责任,将审计结果作为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结果运用的审计项目不得评为优秀审计项目。坚持全员开发审计成果,审计成果与项目相“捆绑”,做到审计成果跟着审计项目走,依托审计项目,深入挖掘审计成果,把审计过程变成开发成果的过程,能不能开发出“精品”和“高端产品”的审计成果,作为审计项目成败的重要标志。为实现落实好审计成果的“二次开发”,该局成立了审计成果提升小组,定期召开研讨会议,认真研究思考“题目怎么定”、“资源哪里来”、“成果如何挖”、“材料怎么报”等问题,抓好审计结果的开发、提升、转化和利用,对业务部门上报的信息进行深加工,提炼好专题调研报告、年度综合报告等“重量级”审计成果,有力促进了审计成果的开发运用。

加强部门协作,构建成果运用新机制。该局高度重视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成立了纪检监察、财政、税务、司法、审计等部门参加的协作办案区,积极探索创新成果运用机制。加强与省厅、市委市政府信息宣传部门的沟通联系,重要审计信息、审计专报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信息宣传机构,每年主动邀请省厅和市委市政府信息宣传专家辅导讲课;财政、税务等部门积极协助审计机关抓好审计决定的落实,确保各项财政收入和税费及时足额征缴入库;纪检监察、司法机关与审计机关密切配合,对审计机关依法移送的案件线索及时处理;对各级政府安排部署的审计整改工作以及党委、政府领导就审计结果批转有关部门落实办理的事项,有关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有效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

发挥载体作用,服务领导科学决策畅通审计成果报送反馈渠道,积极运用审计信息、审计专报等形式,及时反映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对审计中发现的典型性、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及时编报审计信息、审计案例、审计专报;对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建议、执行审计结论取得的重要成果等,利用新闻媒体及时对外宣传。通过发挥不同载体的作用,主动跟进党委政府在新形势下对审计的新需求,使大量的审计报告、信息进入党委、政府的决策视野,大量的审计意见、建议被审计单位积极采纳,认真整改,审计工作成果得到有效利用。3年,河南省审计厅和濮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42次对审计工作作出批示。濮阳市市长赵瑞东在审计专报上批示:“市审计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为濮阳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保障和服务作用。”

狠抓案件线索查处,提升审计成果层次。续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揭示力度,严肃查处滥用职权、贪污受贿、骗取侵占、奢侈浪费等问题。对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和案件线索,紧盯不放、查深查透,及时向有关部门移送,有效提升了审计成果层次,发挥了审计在反腐败中的作用。近3年,濮阳市审计局共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81起。如2012年开展的商丘市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移交案件线索和事项27起,涉及人员37945人、金额1706万元,追回违规领取补贴等资金525万元,给予行政记过或记大过处分7人,立案起诉2人,批准逮捕2人;对开封市保障性住房审计,查出各项违规和管理不规范资金9.94亿元,2466人涉嫌骗购经适房2480套,2329人骗取经适房购房资格,1241户违规骗取廉租住房租赁补贴600余万元,341户财政供养人员家庭违规购买181套经适房等问题,向河南省监察厅、开封市公安局等部门移交案件线索13起;濮阳市通达公路工程公司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查出公司因决策失误、管理混乱等原因造成亏损1.9亿元(潜亏2.78亿元)、非法套取资金1087万元及侵占国有资产等问题,17人被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目前案件已进入审判程序。

促进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审计成果落实。该局坚持把查问题、提建议、抓整改与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深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为党委政府正确决策、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发挥建设性作用,使审计成果更好地应用到推动发展上。近年来,濮阳市政府依据审计提供的情况和建议,相继出台了《濮阳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意见》等9件规范性文件,有关部门修订了医疗保险补助、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等15项制度规定,为有效规范管理、加强资金监管、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办公室)

关闭
信息发布统计

0393-6117001

T O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