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台前县审计局加强审计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力度,全面提升审计质量和扩大审计成果运用,在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一步发挥了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一是审改结合常态化。该局坚持审计、整改、服务相结合,对能立即整改的,做到迅速整改;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做到监督整改与审计服务同步推进、标本兼治,巩固和扩大审计成果。根据初步审计结果,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力促审计建议和意见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不断提高被审单位经济运行的规范化程度。
二是整改督查联动化。及时将重要的审计决定、审计结果及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到被审计单位的职能管理部门,督促其发挥职能优势,尽量促成被审单位主动整改、职能部门督办整改的联动氛围,形成上下联动、内外整合的局面,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能够及时全面的得到整改和落实。同时,联合人大、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联合检查,看是否真的整改,整改是否到位,并提出建议和意见,增强整改落实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三是结果公开明朗化。把查处问题、推动整改和促进公开相结合,坚持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分清责任大小,落实整改主体,提出整改期限;利用门户审计网站、党政务公开栏、电视台等平台,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不断提高审计监督工作透明度和社会公众知晓率,接受公众的评议和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和外部监督合力,促进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四是责任追究制度化。提请并促进县政府制定了《台前县领导干部审计决定落实情况问责办法》,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整改执行力,加大权力运行监督和查处力度。目前,该县已经形成了人大、督察、纪检、组织、审计等部门联合追究问责格局。县人大通过巡视、督查、罢免等形式,对审计整改落实情况依法监督;督察局定期通报审计整改工作落实情况;组织部门将拖延、推诿甚至拒不整改情况,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内容之一;审计部门对于不重视整改的单位,在一定年度内连续审计、跟踪审计,对重复出现的问题加重处理处罚。
该县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得到较好落实。2014年以来,审计部门出具审计决定20份,目前已整改到位80%;出具审计报告40份,提出审计建议150条,已采纳落实90条,审计建议落实率为60%。同时,通过审计建议,促使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10余项,较好地发挥了审计建设性作用。有关部门和单位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积极研究审计意见和建议,及时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审计决定、审计意见和建议,规范账务处理1亿多元;向有关部门移交案件线索8起,进一步提高审计执法效果。(台前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