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至8月份,市审计局对濮阳、南乐两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本次审计调查抽查了小学46所、初中23所,涉及初中在校生2.59万人、小学在校生3.34万人。
调查结果表明:两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从宏观上顺应了农村人口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二是总体上促进了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客观上推动了农村中小学校师资结构的改善和优化;四是显著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水平和教学质量。
审计也发现调整撤并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一是有的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制定不够严谨、程序不够规范,未充分考虑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的利益诉求,导致布局调整规划与学校实际撤并情况不一致;二是部分农村公办中小学师资薄力量弱,老龄化严重,致使生源大量流向县城、乡镇中小学校;三是教育资源过度向县城学校倾斜,农村薄弱学校投入不足,造成新的结构失衡;四是部分地区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足、条件简陋,管理和服务不到位;五是部分学生就学距离增加,交通安全风险增大;六是部分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增加、负担较重,主要表现为交通费用、寄宿学生食宿费用和校外租房费用增加;七是有些地方一些学生因“上学远”而辍学;八是部分停办学校校舍资产管理不规范,有的尚未处置,有的处置不规范;九是一些地方农村中小学建设资金统筹管理薄弱,新改造和维修校舍处于闲置状态,形成浪费;十是布局调整未涉及民办学校等等。
对此,市审计局从科学规划、稳妥推进布局调整工作,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保障体系,加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优化农村教职工队伍结构,完善教育设施建设,配备校车等方面提出了审计建议,以促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更趋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