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观摩会内容充实,注重实效。所有参会人员都进行发言,每人都在思考与示范单位相比自己的优点、缺点是什么,明确了下一步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为下一步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结合此次观摩,对照先进,濮阳审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硬件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机房防火设施等。濮阳县和清丰县目前在建的机房建设方案需调整,其他县区局至今还没有符合省厅要求的机房。二是数据积累不足,应用较为单一。目前市局建设完成了财政、地税、社保联网审计系统,但是各个系统相互独立,数据不能横向进行比较,各业务科室审计时采集的数据也都是独立存放,户籍、车管、死亡、工商等数据至今无法采集,造成数据相对孤立,无法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应用不够深入。好的审计思路无法转化成好的计算机方法实现;思想上有抵触情绪,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开展审计工作敷衍了事,信息化工作为了应付考核。四是人员缺乏。市局科研所更名为计算机审计中心后,相应职责尚未落实到位,各县区审计局大多数都没有成立专职机构;市局目前笔记本和台式计算机有近200台,服务器近20台,交换机、安全防护设备10多台,日常维护工作量都非常大,每年公安、保密、工信等部门对信息化工作的各项检查不断,现有信息化专职人员已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
为贯彻落实省厅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和观摩会精神,结合濮阳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现状,市审计局明确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一是抓好硬件建设。按照省厅对市县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参考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的做法,查漏补缺,建设内容符合或适当高于省厅的要求,对市局机房进行相应的改造;濮阳县和清丰县在建设内容上严格按照省厅的要求执行,有条件的可以适当提高建设标准,争取打造县级审计机关信息建设精品工程,为其他县区信息化建设积累经验,建设过程中注意对建设资料的整理,争取一次性通过省厅的验收;将本次观摩会示范单位专题片发放给其他县区学习,做到早谋划,早启动,争取余下的几个县区全部安排在第二批建设单位范围。二是加强人才培养。按照“全员普及、培养骨干、造就专家”的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不同层次的应用培训,全员开展基础应用培训,培养一批计算机审计中级人才。三是强力推进应用。建立奖惩机制,强化考核,推进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让一线审计人员从工作中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对审计工作带来的便利和好处,逐步形成从“要我用”到“我要用”的信息化应用良好氛围。四是打造专业信息化运维队伍。督促全市审计机关克服困难,按照省厅的要求尽快成立专职机构,充实人员,建立起一支专业的信息化运维团队,保障我市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加强数据积累。加快综合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将各单位的审计数据打通,使数据间横向比较成为可能;将各业务科室每年审计过程中采集的被审计单位业务数据上传至服务器进行集中存放,便于扩大数据间横向比对的覆盖面;积极协调公安、工商等部门,采用联通网络或定期采集的方式获取数据,并形成长效机制,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职能。(计算机审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