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范县审计局以“全面乡村振兴,强化审计监督,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召开研讨会,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找准“五个定位”,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作用。
一是推动政策贯彻落实。推动规划落实,乡村振兴应坚持规划优先、规划导向、规划约束,围绕县委县政府编制的乡村振兴规划及实施方案,审查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配套政策落实情况,重点关注规划方案是否科学有效、检查评估机制是否完善,杜绝随意调整改变规划,防范“大跃进”式的乡村振兴,统筹各类规划有序推进。推动政策完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总结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普遍性、规律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从乡村振兴项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操作制度等层面提出审计建议。
二是加快战略有效实施。监督政策实施,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乡村产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审计,重点关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项目合规实施情况、后期运营管护情况,揭示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监督资金使用,全面掌握资金投入规模,摸清重点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分配拨付、地方配套投入等情况。坚持审计监督贯穿财政资金预算分配、收支至末端管理使用,审查资金分配标准是否科学、依据是否充分、拨付是否及时、使用是否合规,促进乡村振兴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三是突出关键重点领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重点任务,针对“三农”领域的突出短板,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重要农产品生产保障、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生态环境治理。审查上级下达的相关约束性任务和指导性任务完成情况,发现可能影响任务目标完成、阻碍乡村振兴工作推进的机制问题和管理漏洞,督促相关部门出台管理办法或制度。
四是聚焦资金运行绩效。乡村振兴涉及项目资金种类多、资金量大、建设周期长。重点关注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多方面开展绩效审计评价,避免“头重脚轻”,闲置截留损失浪费等问题。审查项目立项科学性、实施管理、完成情况,重申报轻管建、偏离功能定位等问题,审查项目后期运营管护情况,助推建设项目规范管理。
五是紧盯密切民生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对违规使用、虚报冒领乡村振兴相关资金问题零容忍,推动实现阳光化管理,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紧紧围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深入现场查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清洁取暖等情况,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守护绿色农村。(范县审计局)